(1)原材料即帶鋼卷,焊絲,焊劑。在投入前都要經過嚴格的理化檢驗。
(2)帶鋼頭尾對接,采用單絲或雙絲埋弧焊接,在卷成鋼管后采用自動埋弧焊補焊。
(3)成型前,帶鋼經過矯平、剪邊、刨邊,表面清理輸送和予彎邊處理。
(4)采用電接點壓力表控制輸送機兩邊壓下油缸的壓力,確保了帶鋼的平穩輸送。
(5)采用外控或內控輥式成型。
(6)螺旋管采用焊縫間隙控制裝置來保證焊縫間隙滿足焊接要求,管徑,錯邊量和焊縫間隙都得到嚴格的控制。
(7)內焊和外焊均采用美國林肯電焊機進行單絲或雙絲埋弧焊接,從而獲得穩定的焊接規范。 (8)焊完的焊縫均經過在線連續超聲波自動傷儀檢查,保證了100%的螺旋焊縫的無損檢測覆蓋率。若有缺陷,自動報警并噴涂標記,生產工人依此隨時調整工藝參數,及時消除缺陷。 ?。?)采用空氣等離子切割機將鋼管切成單根。
(10)切成單根鋼管后,每批鋼管都要進行嚴格的首檢制度,檢查焊縫的力學性能,化學成份,溶合狀況,鋼管表面質量以及經過無損探傷檢驗,確保制管工藝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生產。 ?。?1)焊縫上有連續聲波探傷標記的部位,經過手動超聲波和X射線復查,如確有缺陷,經過修補后,再次經過無損檢驗,直到確認缺陷已經消除。
(12)帶鋼對焊焊縫及與螺旋焊縫相交的丁型接頭的所在管,全部經過X射線電視或拍片檢查。 (13)每根鋼管經過靜水壓試驗,壓力采用徑向密封。試驗壓力和時間都由鋼管水壓微機檢測裝置嚴格控制。試驗參數自動打印記錄。
(14)管端機械加工,使端面垂直度,坡口角和鈍邊得到準確控制
]]>(1)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計算無缺陷焊制三通在內壓作用下的極限載荷,研究國標無縫三通幾何參量對塑性極限內壓的影響規律,從而達到簡化塑性極限內壓影響因素的目的,并在大量有限元計算的基礎上,建立覆蓋面較廣的塑性極限內壓數據庫。
(2)通過已建立的無缺陷焊制國標碳鋼三通塑性極限內壓的數據庫,擬合適合于工程應用的、具備較高精度的無缺陷三通塑性極限內壓的工程估算式。
(3)對含局部減薄缺陷焊制三通受內壓作用的情況進行數值分析計算,研究其塑性極限內壓。
]]>大口徑管道開孔封頭作業時因開孔切屑較多、封頭頭自重大,導致封頭能力下降;此外,進行介質不停輸的帶壓作業時,夾板閥和封頭頭的密封性能難以滿足,同時開孔切屑和筒刀壽命等將影響封頭性能和效率。
為提高大口徑長輸管道的開孔封頭作業效率,進行了開孔封頭用懸掛式封頭頭有限元仿真分析與雙級懸掛式封頭頭的設計與室內試驗,提高了開孔封頭作業的封頭性能。
]]>